top of page
搜尋

青木堂腎仔醫師: 哪裡需要我 我就去哪裡

  • 作家相片: Candy Tsang
    Candy Tsang
  • 2024年11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7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11月18日


記得小時候看中醫,印象大多是上了年紀和陣陣藥材味,但近年好多後生一輩的中醫。今集嘉賓是一位後生靚女又型格,人稱腎仔醫師的Venus。她是香港青木堂註冊中醫師,兼英國青木堂中醫醫療總監。


從中樂到中醫

腎仔的父親非常熱愛中國文化,也曾經是中樂團的成員。然而,他因家庭而放棄理想,轉而投身於收入較穩定的物流業,以養活四個子女。她回憶小時候家庭相聚一刻的時光。每到週末家庭日,父親總會召集全家人,讓每個人選擇一種中樂器,自組中樂團共享音樂的樂趣。到了中學選科,她與父親討論未來的方向。她也與父親一樣,熱愛中樂,但父親告訴她這條路難以謀生。父親問她想做些什麼,她回答說:我希望幫助別人!

於是,父親建議她學習中醫。隨後她修讀中史和文學,發現華人文化的美麗,並通過閱讀自行研究中醫,最終升大學時,她放棄了中文大學的宗教研究系,而選擇前往廣州學習中醫。



六年的課程,她覺得中醫非常有趣。實習期間,她在一家中西醫結合的醫院參與了一次12小時的心臟手術,最終卻以失敗告終。這讓她深刻理解到生命的脆弱,以及病人家屬所面對的艱難處境。這讓她更有決心成為中醫助人。畢業後,她卻迎來第一個挑戰 — 考牌!當時有超過三千人參加考核,只有約一成人能夠成為註冊中醫。她對中醫學的熱愛成為了她的動力,最終成功取得了註冊執照。這執照不僅是她努力的象徵,更是她夢想成真的第一步。


港英兩地的生活 服務移英港人

一天,腎仔在香港凌晨四點左右收到一通電話,對方打了十幾個電話給她。原來是她的一位香港客人移英後急忙打來告訴她,自己的母親情況不佳。這位客人的母親曾經中風,懷疑是再次爆血管。這件事讓腎仔深思:在英香港人是否需要中醫呢?

她與合作夥伴討論後,便迅速整理行裝準備前往英國。這一切讓她重新考慮自己的價值:

我是否留在香港才能幫助人,還是到其他地方也能幫人呢?

對她來說,她的生命很簡單,只要有需要的人,她就會去幫助他們。於是腎仔便開展了跨越港英兩地的生活,已經有兩年時間了。


中醫的智慧:平衡與環境的影響

在中醫的世界裡,望聞問切是基本的診療手法。針灸、中藥、正骨以及減肥美容等,這些都是中醫的範疇。根據腎仔醫師的觀察,來看中醫的人中有九成都不健康。除了明顯疾病外,還普遍存在亞健康的問題。其實,中醫的核心理念就是“平衡”。如果一個人不平衡,腎仔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重新找到這種平衡。人類的健康狀態會受到環境的影響,大自然對於任何動植物都有深遠的影響。例如,人參一般生長在高寒的地方,具有很強的抗寒能力,反映它的內部是溫暖的,因此食用人參可以幫助保暖。相對而言,嶺南地區的許多草藥則有清熱的功效,如金錢草和板南根等。對於英國的氣候,香港人往往不適應,這使得他們容易生病。另一方面,在非洲的炎熱環境中長大的人,對於寒冷的氣候則會感到不適。腎仔解釋人體的內部溫度一般保持在37度,只要改變零點幾度,身體的狀態就會出現變化。因此,中醫不主張飲用冷飲。體內過多的濕氣,其實是因為水液循環不良。去濕的過程,實際上是讓身體的循環恢復正常,將水分帶回應該去的地方。


在中醫的觀念中,身心靈健康是密切相關的,這一切都可以通過中醫心理學來理解。中醫認為,五臟六腑與五行元素(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之間存在著深刻的聯繫,這些元素還對應著不同的顏色和情緒。例如,心臟屬於火,對應的顏色是紅色。心火過旺可能導致煩躁不安,這時需要水的滋潤,水在中醫中由腎來主導,對應的顏色是黑色。因此,維護腎的健康尤為重要,建議早些入睡、多喝水以及多吃一些黑色食物。此外,適度的運動和出汗也是有助於調節心火的方式。肝臟則對應綠色,主要負責代謝和排毒。如果肝氣鬱結,可能會造成情緒上的困擾。此時,飲用花茶可以幫助疏肝,促進身心的舒緩。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執行的自我調整方法。


腎仔認為,情緒病人通常需要一個能傾訴的空間。很多時候,病人工作十幾個小時回家後,並沒有機會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與困擾。而她的角色,就是提供這樣的傾訴平台。在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和情緒狀況後,腎仔會進行治療。雖然中藥治療也是一種選擇,但腎仔更偏愛針灸,因為針灸能夠打通身體中不通的地方。比如,當心臟出現不通的情況時,針灸可以有效幫助改善這一問題,促進氣血流通,有助身心靈的和諧與平衡。總結來說,中醫不僅僅是治療疾病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調整,讓我們找到身心的平衡。


難忘的個案:化解母子隔閡

在腎仔醫師的職業生涯中,難忘的個案多不勝數,尤其是那些關乎生死的故事。有一位香港女士,年過六十,已移民至英國。起初,她的生活一切正常,但在兩年後,她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:失眠和胸口疼痛。儘管尋求西醫的幫助,卻始終無法找到原因,醫生告訴她“沒有問題”。最終,這位女士聯繫到了當時在英國青木堂工作的腎仔。腎仔觀察到她胸部出現的小顆粒,猜測可能是惡性乳癌,於是勸她再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。在英國,中醫被視為替補療法,但腎仔仍然為她寫了轉介信,讓她去看西醫。結果醫院告訴她,剩下的生命只有兩個月。


面對如此艱難的情況,腎仔利用中藥幫助她緩解痛苦。在這段時間裡,女士向腎仔交付了一封遺書,請她轉交給兒子,因為她與兒子的關係一直不好。作為專業醫師,腎仔認為不應該介入病人的私事,但在病人苦苦哀求之下,尤其是當她的生命只剩下兩個星期時,腎仔最終答應了她的請求。這位女士特意到曼徹斯特見腎仔,堅持要將信件交給她。腎仔接過信,告訴她:“我收這信,不作你的醫師,而作你的朋友,我會把這封信交給你的兒子。” 儘管生命已走到盡頭,但這位女士卻在最後時刻找到了能聆聽和理解她的人。她向腎仔訴說自己的故事,並托付心願。她提到自己在四十幾歲才生下兒子,也不知道兒子的爸爸是誰。女士去世後,腎仔約見了她的兒子,將那封信交給他。當他讀到信中的內容時,淚流滿面,回憶起母親在過去二十多年中,長時間工作來養活自己,每天僅有兩小時的休息時間。最終,兒子對腎仔說:“我願意原諒媽媽。” 腎仔感動不已,眼淚奪眶而出,心中充滿了能夠幫助病人的喜悅,儘管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想像。從事醫療工作七年以來,這段經歷成為她最難忘的事。腎仔醫師能夠突破專業界限,成就了這段動人的母子和解,深刻地體現了中醫的情感連結與人性之美。


承載文化、延續助人的使命

腎仔從小對金庸的小說情有獨鍾,夢想著像書中的角色那樣,手持一把劍四海為家,行俠仗義。成為中醫後,她希望能拿著針(灸針),為有需要的人贈醫師藥。她從同為青木堂合作伙伴,行醫20多年的中醫師烈大夫身上,認識到在尼泊爾、印尼山區和非洲貧民窟等地,醫療條件十分不足,而西藥的價格又高昂。他們的理念非常相似,於是,他們組隊前往不同國家進行義診。中醫有句話:「醫不叩門」,有前輩勸她不要參與義診。儘管這樣,儘管要面對愛滋病等的風險,腎仔卻毫不畏懼,準備好防護措施後毅然踏上義診之旅。然而,這任務並不簡單,上山下海、生活環境惡劣。她曾遇到一位非洲母親,她的孩子生病了,卻苦惱於該用錢買食物還是看病。腎仔為她提供免費的醫療,讓她能夠把錢用於購買食物。由於當地人對中醫不甚了解,最初需要花時間向他們解釋中醫的原理,特別是對於第一批病人。隨著口碑相傳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任中醫。她每天都有超過100位病人前來求診,席地治療,30分鐘的療程能幫助他們緩解8-9成的痛症。義診讓她的使命感進一步加強。

每個人都可以發光發亮,幫助他人同時也在幫助自己。這種互動正是人生的真諦,其實不需要想得太多。

當有人問她是否為了賺錢而做中醫時,她毫不猶豫地回答:不是!她深信香港人勤奮、有愛心且充滿韌性。透過中醫她不僅能幫助人們,還希望傳遞香港的精神。


《100種職業》第63集(上) - Venus Lai - 青木堂腎仔醫師 - 服務移英港人 I 化解母子隔閡



訪問章節:

00:00 - 03:42 開場白、嘉賓簡介和近況

03:43 - 10:23 中醫的核心理念 — 平衡

10:24 - 18:40 個案分享:化解母子隔閡

18:41 -  39:26 腎仔醫師即場為主持人把脈,中醫與身心靈


《100種職業》第63集(下) - 青木堂腎仔醫師 - 非洲貧民窟義診 I 承載文化、延續助人的使命



訪問章節:

00:00 - 01:20 開場白

01:21 - 15:15 從中樂到中醫

15:16 - 25:35 非洲貧民窟義診



嘉賓檔案:

Venus Lai 腎仔醫師

  • 香港註冊中醫師

  • 英國註冊針灸師

  • 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(針灸)

  • 日本小顏矯正師認定証

  • 暨南大學中醫學全科學士

  • 暨南大學香港中醫校友會理事

  • 台灣修氏針法進階班針灸證書

  • 董事針灸穴位心法高階證書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「一百種人、一百種職業、一百個故事」
bottom of page